徐英瑾六本书教你受益终身的思维方式笔记

几周前,我顿悟到如何将格式塔理论的部分观点与我的健康成长心理学整合起来。困扰我多年的问题顿时迎刃而解。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峰体验,是我经历到的最长的一次体验。在主风暴(顿悟)之后,雷声还持续了多日——一个接一个的原创观点涌入我的脑海。因为我习惯用纸笔思考,所以把所有这些灵光闪现都写到了纸上,以至于最后竟写出了完整的文章。我当时非常想将我为此次大会准备的专业论文扔进废纸篓。因为这是一次真实版、新鲜捕获的

几周前,我顿悟到如何将格式塔理论的部分观点与我的健康成长心理学整合起来。困扰我多年的问题顿时迎刃而解。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峰体验,是我经历到的最长的一次体验。在主风暴(顿悟)之后,雷声还持续了多日——一个接一个的原创观点涌入我的脑海。因为我习惯用纸笔思考,所以把所有这些灵光闪现都写到了纸上,以至于最后竟写出了完整的文章。我当时非常想将我为此次大会准备的专业论文扔进废纸篓。因为这是一次真实版、新鲜捕获的高峰体验,非常完美地(生动地)阐释了我原本打算讲解的激烈的或深刻的“自我身份认知体验”。


然而,这种体验非常私密,绝非寻常,我非常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宣读这一体验,因此我决定不这么做。


在对于我的这种不情愿的心理进行分析之后,我发现其中有些内容,我还是非常希望和大家谈一谈。我意识到这种文章不“适合”发表,也不适合作为大会发言,但这让我不禁要问:“为什么不适合?”某些个人真相和某些表达方式为什么不“适合”学术会议和科学期刊?


我得出的答案非常适合在这里讨论。在此次会议上,我们在摸索着讨论关于现象、无意识、隐私、极度个人化的内容。但我们却在一个完全不适合、缺乏同情心,甚至可以说是在备受禁锢的传统学术氛围或框架中讨论这些内容的。

首页
社科类
工科类
亲子类
心理情感类
目录
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