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弼德、傅高义领讲:中国文化课学习感受
包弼德、傅高义领讲:中国文化课学习感受在现实和理念层面,人们都生活在已知之地。但你能想象在这之外还有什么吗?也许是大量你不了解,但他人多少知道的事物。而在有人知道的事物之外,还存在着没有任何人知道的事物。你的世界是已知领域,外面被相对的未知包围,再外面是绝对的未知,乃至绝对的不可知。这一切构成了经典的原型世界。未知从已知中显现,有时这令人兴奋,但经常也令人痛苦,而这种显现就是新知识的来源。不过一个
包弼德、傅高义领讲:中国文化课学习感受在现实和理念层面,人们都生活在已知之地。但你能想象在这之外还有什么吗?也许是大量你不了解,但他人多少知道的事物。而在有人知道的事物之外,还存在着没有任何人知道的事物。你的世界是已知领域,外面被相对的未知包围,再外面是绝对的未知,乃至绝对的不可知。这一切构成了经典的原型世界。未知从已知中显现,有时这令人兴奋,但经常也令人痛苦,而这种显现就是新知识的来源。不过一个
包弼德、傅高义领讲:中国文化课学习感受
在现实和理念层面,人们都生活在已知之地。但你能想象在这之外还有什么吗?也许是大量你不了解,但他人多少知道的事物。而在有人知道的事物之外,还存在着没有任何人知道的事物。你的世界是已知领域,外面被相对的未知包围,再外面是绝对的未知,乃至绝对的不可知。这一切构成了经典的原型世界。未知从已知中显现,有时这令人兴奋,但经常也令人痛苦,而这种显现就是新知识的来源。不过一个根本的问题是,这样的知识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不是从绝对未知到清晰明了一蹴而就跨越的,而是经过多阶段的分析和转变,才成为常识的。
产生知识的第一个阶段是最基本的反射行为。1在遇到意外时,你的身体会首先做出反应,你会蹲下防御、僵在原地或惊惶逃离。这些都是原始反应的表现和分类形式,“蹲下”是应对掠食者的攻击,“僵住”是应对掠食者的威胁,“恐惧”则驱使人逃离。世界的可能性最初就是以这样本能、无意识和不可控的具身行为(embodied action)呈现出来的。人对世界的潜力与可能性的认识最早源于身体而不是认知,不过这种认识也依然是有代表性的,比如身体的反应就是应对现实掠食者的一种代表。
比如你在漆黑的深夜独自一人在家,被一个意外的响动吓得动弹不得,这是未知到已知的第一层转变,是未知的声音导致身体被吓僵。接下来你的心率会因为预备行动而上升2,这是第二层转变。然后你会想象黑暗中造成响动的原因3,这是第三层转变。僵住和心跳加速的具身反应与意象化的代表性想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序列。想象是探索的一部分,如果要进一步探索,你还需要克服恐惧带来的僵化,去调查曾经安全的家为何会发出声响。然后你就进入了主动探索阶段,由此形成直接的感知,进而对声响来源形成清晰的知识。如果声响没什么好担心的,你就可以回到习以为常的安宁中了。信息就是这样从未知走向已知的,当然也有些时候声响确实意味着麻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