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性别存在与文学的想象力学习笔记
女作家性别存在与文学的想象力学习笔记1.海边的童年挽歌丨《到灯塔去》1 10.死亡是渺小者的盛大胜利《星辰时刻》2 11.足够小,就能逃离世界的审判《世界上最小的女人》 12.一只母鸡的故事,如何体现女性处境?《蛋与鸡》 13.卸掉假腿后,精神的伪装才被破除《善良的乡下人》 14.苦难是上帝的恩典吗?《瘸腿的先入席》 15.圣洁的天使,还是附庸的妻子?《救人就是
女作家性别存在与文学的想象力学习笔记1.海边的童年挽歌丨《到灯塔去》1 10.死亡是渺小者的盛大胜利《星辰时刻》2 11.足够小,就能逃离世界的审判《世界上最小的女人》 12.一只母鸡的故事,如何体现女性处境?《蛋与鸡》 13.卸掉假腿后,精神的伪装才被破除《善良的乡下人》 14.苦难是上帝的恩典吗?《瘸腿的先入席》 15.圣洁的天使,还是附庸的妻子?《救人就是
女作家性别存在与文学的想象力学习笔记
1.海边的童年挽歌丨《到灯塔去》1
10.死亡是渺小者的盛大胜利《星辰时刻》2
11.足够小,就能逃离世界的审判《世界上最小的女人》
12.一只母鸡的故事,如何体现女性处境?《蛋与鸡》
13.卸掉假腿后,精神的伪装才被破除《善良的乡下人》
14.苦难是上帝的恩典吗?《瘸腿的先入席》
15.圣洁的天使,还是附庸的妻子?《救人就是救自己》
16.“天惠时刻”:够狠够邪恶的人,依然能得救《好人难寻》
17.如何骗过读者,为一个杀手脱罪?丨《别名格蕾丝》1
18.无罪释放,需要一场通灵术丨《别名格蕾丝》2
19.拼布的图案,是女性的另一套语言系统丨《别名格蕾丝》3
2.精神的回归:抵达母亲,抵达灯塔丨《到灯塔去》2
20.生命的偿还,在挪威的一片森林里丨《别名格蕾丝》4
21.旧故事的新生:用女性视角重写童话《染血之室》1
22.如何书写女性的情欲?《染血之室》2
3.“杀死家中的天使”,是女作家的工作丨《到灯塔去》3
4.伍尔夫害怕自己的女性特质吗?丨《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5.共产主义给不了她的,女性主义给了她《金色笔记》1
6.“自由女性”的意义,应该超出家庭和两性《金色笔记》2
7.出走之后,男人与女人不同的结局丨《到十九号房间去》对比《威克菲尔德》
8.她不敢说,“我讨厌自己的孩子”《第五个孩子》
9.无能的造物者:当作者笔下的人物“失控”《星辰时刻》1